铝箔包装机是制药、食品、日化等行业用于铝箔复合膜包装的核心设备,其故障可能影响生产效率和包装质量。以下是常见故障的排查步骤与解决方法,按故障类型分类整理:
一、机械传动系统故障
1. 包装膜走偏或卡阻
现象:铝箔膜在输送过程中偏离轨道,或出现褶皱、撕裂。
可能原因:
导辊(张力辊、导向辊)表面粘附异物或磨损;
膜卷安装不正或轴心偏移;
张力控制系统失灵(如张力传感器故障或弹簧松弛)。
解决方法:
停机清洁导辊表面(用无尘布蘸酒精擦拭),检查辊面是否磨损(磨损需更换);
重新安装膜卷,确保轴心与设备中心对齐(可用水平仪校准);
检查张力传感器(如压敏电阻式)是否损坏,校准张力值(参考说明书设定范围,通常为5-20N)。
2. 封口部位错位或压痕不均
现象:铝箔与PVC/PTP膜封合时出现偏移,或封口处压力不均导致局部未密封。
可能原因:
封口模具(加热辊或压花辊)位置偏移;
模具表面磨损或粘附残留物;
传动链条/同步带松动导致速度不同步。
解决方法:
调整封口模具位置(通过螺杆或定位销校准,确保与输送带中心线对齐);
清洁模具表面(用软毛刷清除铝箔碎屑,顽固残留用酒精棉片擦拭);
检查传动链条张紧度(用张力计测量,标准值通常为10-15N),必要时调整张紧轮或更换同步带。

二、电气控制系统故障
1. 温度控制异常(封口温度过高/过低)
现象:封口处铝箔熔化过度(焦黑)或未熔合(封口不牢)。
可能原因:
温控表(如PID控制器)参数设置错误;
加热管(硅胶加热片或电阻丝)损坏;
温度传感器(PT100或热电偶)失效。
解决方法:
重新设置温控表参数(参考铝箔材质要求:PVC复合膜通常160-180℃,PTP铝箔通常180-200℃);
用万用表检测加热管电阻值(正常值参考说明书,如断路需更换);
检查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路是否松动,用标准温度计对比实测值(偏差>5℃需校准或更换传感器)。
2. 设备无法启动或频繁急停
现象:按下启动按钮无反应,或运行中突然停止。
可能原因:
急停按钮未复位或线路断开;
电机过载保护触发(如热继电器跳闸);
控制电路故障(如PLC程序错误或继电器损坏)。
解决方法:
检查急停按钮是否复位(需顺时针旋转解锁);
查看电机过载保护装置(如热继电器)状态,复位后若频繁跳闸需检查电机负载(如输送带是否卡阻);
联系厂家技术人员检查PLC程序或更换故障继电器(如控制电磁阀的固态继电器)。
三、包装材料与工艺问题
1. 封口强度不足(易撕裂)
现象:封口处铝箔与内层膜分离,或撕开时无粘连痕迹。
可能原因:
封口温度不足或压力过低;
铝箔膜与内层膜(PVC/PTP)复合牢度差;
冷却时间不足(封口后未充分定型)。
解决方法:
提高封口温度(每次调整5℃,逐步测试);
检查复合膜剥离强度(标准值通常≥2.5N/15mm),若不合格需更换供应商;
延长冷却时间(通过调节冷却风扇转速或增加冷却辊长度)。
2. 包装内气体残留(充气包装失效)
现象:充气包装内气体压力不足(如泡罩包装内空气未排出)。
可能原因:
气体置换装置(如真空泵或气流喷嘴)堵塞;
包装膜密封速度过快(气体未充分排出);
气体流量计故障导致充气量不足。
解决方法:
清洁气体置换喷嘴(用细针疏通堵塞孔);
调整密封速度(降低输送带速度,延长封合时间);
检测气体流量计(如电磁阀流量计)是否准确,校准或更换。
四、其他高频问题与维护建议
1. 铝箔膜易拉断
可能原因:
膜卷张力过大(导辊压力过高);
铝箔膜本身脆性增加(存储环境湿度>60%RH或温度<10℃)。
解决方法:
调整导辊张力(参考说明书设定值,通常为3-8N);
将铝箔膜存储于温度20-25℃、湿度40-50%RH的环境中。
2. 设备异响或振动
可能原因:
轴承磨损(如输送带辊轴轴承);
地脚螺栓松动导致设备共振。
解决方法:
更换磨损轴承(型号需匹配原厂规格);
紧固地脚螺栓(扭矩参考说明书,通常为50-80N·m)。
五、故障预防与日常维护
每日维护:
清洁设备表面及导辊残留物;
检查气路(压缩空气压力0.4-0.6MPa)和电路连接是否松动。
每周维护:
润滑链条/同步带(使用食品级润滑脂,如道康宁Molykote FG-10);
测试急停按钮和过载保护功能。
每月维护:
校准温度传感器和张力传感器;
检查加热管绝缘性能(用兆欧表测量电阻值>1MΩ)。
六、注意事项
安全操作:维修前务必断开电源,避免触电风险;高温部件(如加热辊)需冷却后再清洁。
备件管理:常备易损件(如加热管、传感器、导辊轴承),减少停机时间。
厂家支持:复杂故障(如PLC程序错误或机械结构设计问题)需联系供应商技术团队处理。
通过系统化排查与规范维护,可显著降低铝箔包装机故障率,保障生产连续性和包装质量稳定性。